
春季预防心肌梗死,首先要注意饮食,其次要注意日常生活,第三要注意观察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一般来说,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大多发生在发病前一周,少数患者甚至提前几周,约40%发生在梗死前1-2天。有些患者可能不止一次。
这里介绍一下心肌梗死的预防方法。希望大家对心肌梗死的预防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更好的预防疾病。所以朋友一定要多了解心肌梗死,清楚了解疾病的症状,保护身体,提前预防心肌梗死。
目前心肌梗死比较常见。这种疾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生活中心肌梗死的因素很多,那么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1.心理辅导:正确认识心肌梗死就是不要失去安全感,整天担心,不敢活动,情绪低落,也不要产生无所谓的心理。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劳逸结合:心肌梗死患者应消除思想顾虑,不宜长时间卧床休息。长时间卧床休息不仅会减弱心肌收缩,还会引起刺激性血栓的危险。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练气功等。但是不要逆风而行,也不要快速攀登,秋冬季节要注意保暖。锻炼时要适度,锻炼时要保持以下情况:A、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无胸痛,呼吸困难或过度疲劳。无心慌,胸闷。心电图不会有进一步的心肌缺血变化。收缩压升高不超过2~2.6Kpa。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该继续保持安静。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恢复情况,3~4个月后,酌情恢复部分体力活动,以后可以全天恢复工作。
3.合理饮食:A、应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食物结构应给予低脂肪,适量蛋白质,水果,高维他命,高纤维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应该调整饮食以防止便秘。尽量少吃盐,茶,咖啡,忌烟酒。
4.坚持药物治疗:坚持药物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定期门诊咨询和体检。
春季预防心肌梗死的饮食方法一般不宜过量食用胆固醇高的食物,控制盐分,避免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清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要有足够的蔬菜水果。少吃多吃,少吃晚餐,肥胖患者要控制摄入量,减轻心脏负担。经常吃植物油和维生素,多吃小米、燕麦、大麦、豆类、蘑菇、木耳等食物。
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有过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应注意饮食中水分的含量应与饮用水和输液量一起考虑,以适应心脏的负荷能力。如果心肌梗死患者伴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应限制钠盐和过量水分的摄入。食物中水分的含量应与饮用水和输液量一起考虑,以适应心脏的负荷能力。如果患者伴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应限制钠盐,但临床上也观察到急性心肌梗死后尿液中钠的流失,应根据血液生化指标进行调整。
有人研究缺血心肌的营养代谢,认为镁对缺血性心肌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饮食中含有一定量的镁,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人镁的需求量为300~400mg/天,食物来源为有色蔬菜、小米、面粉、肉类、海鲜等。已知钾对心肌的兴奋性和传导性有影响,低钾血症容易发生心律失常。所以要注意如果有低钾血症,饮食要调整。
此外,春天天气反复,温度高时低,大家一定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注意御寒保暖。还有很多老人喜欢晨练,其实这个习惯并不好。早上9点到10点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老年人最好避开这段时间。同样的活动量,下午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几率要比早上低很多。
春季预防心肌梗死,首先要注意饮食,其次要注意日常生活,第三要注意观察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一般来说,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大多发生在发病前一周,少数患者甚至提前几周,约40%发生在梗死前1-2天。有些患者可能不止一次。
看了以上内容,大家一定知道引起心肌梗死的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情。朋友一定要彻底了解心肌梗死,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要提前预防疾病。
温馨提示
倘若您想了解更多心梗怎么预防好?_哈尔滨哪个医院心梗比较好相关信息,您可以拔打免费客服热线 : 0451-55557732 或直接与 在线客服 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