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成为老年人的致命“杀手”。老年人心力衰竭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变,不可预测。
心力衰竭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个人的心脏功能状况。除气管炎、哮喘呼吸道症状外,还有:腹胀、腹泻、胃肠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如不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容易误诊为慢性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尿少、肿胀似乎是肾脏疾病,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排血、身体循环充血、有效循环血、肾血流不足,导致24小时总尿减少,夜间尿相对增加,似乎是肾脏疾病。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脏输出减少,脑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如果不注意识别,很容易被误诊为老年精神疾病、脑卒中、脑肿瘤等。
心力衰竭八种家庭护理方法
1、减少诱因感染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部分体弱患者感染时症状不典型,体温不是很高,仅表现为食欲不振、疲劳等,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心力衰竭。
2、合理使用美食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美食家。不要自己改变或停止美食家,以免造成严重后果。熟悉常用美食家的毒副作用,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早期治疗。
3、合理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途径,可显著降低身体的耗氧量。急性期和严重心力衰竭时,应卧床休息。心脏功能改善后,应下床做一些气功、散步、太极拳等活动,但要掌握活动量,当脉搏>110次/min,或者比休息时快20次/min,气急、心慌、心绞痛发作或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和休息。
4、合理饮食在心脏功能不全的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原则是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适量禁烟、脂肪和葡萄酒。应该少吃多餐,因为饱餐可以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被迫在右侧卧位,因此应加强对右侧骨隆突处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患者可定期翻身按摩。护理动作应温和,以防止皮肤划伤。应加强对严重水肿患者皮肤的保护。
6、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年卧床不起,容易产生“负担”感,对生活缺乏信心,害怕死亡。因此,家庭成员应更加关心和体贴,并在生活中给予必要的帮助,以保持患者良好的情绪。患者自身也应保持平和的态度。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采取各种活动,既不勇敢,也不过分依赖他人。不能忽视或过分关注自己的疾病,因为过度紧张往往更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7、自我监测心力衰竭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各种症状和所用美食的毒副作用,如呼吸急促、夜间醒来、泡沫痰、咳嗽加重、疲劳、倦怠、嗜睡、泡沫痰、易怒等,可能是心力衰竭的不典型表现,应及时就医。
8、定期复查应定期抽血,复查高辛浓度、钠、血钾、镁、尿素氮、肌酐等。并定期复查心电图,心功能测定可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检查体重和水肿,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美食。
温馨提示
倘若您想了解更多心力衰竭护理方法有哪些?_哈尔滨治心力衰竭专业医院相关信息,您可以拔打免费客服热线 : 0451-55557732 或直接与 在线客服 沟通。